(资料图)
案例分析
患者陈女士因为发生“腰痛”前去医院进行检查时却发现肺部肿瘤,并已发生多发椎体转移,多发淋巴结转移,后行穿刺取病理活检示腺癌。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,一般已丧失手术机会,但幸运的是陈女士的EGFR基因检测出突变,立即开始吉非替尼靶向治疗,同时给予唑来膦酸保骨治疗。
治疗7个月后,头部MRI显示右侧额叶出现转移灶,但其余病灶保持稳定,所以继续进行靶向治疗,但是耐药的风险已经存在。所以此时陈女士与我们团队取得联系,希望采用靶向治疗联合NKT细胞治疗的方式来保持病情稳定,并延长靶向药的耐药时间。细胞治疗从2016年4月开始,采用1疗程/月的方案,截止2017年10月已完成18疗程。目前从影像结果中可以看出,右肺的原发灶、额叶转移灶、椎体部的转移灶均保持稳定,评价结果为SD。并据陈女士反馈,在接受NKT治疗期间,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改善,精力充沛,食欲睡眠有所提高,皮肤肤质变得细腻光滑。
治疗概况
2015年5月,出现“腰痛”,7月腰椎检查发现多发椎体病变,查肿标发现CEA、CA19-9、CA125、NSE升高,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结节,综合考虑为周围型肺癌,同时纵膈、锁骨上、肺门多发淋巴结转移,多发椎体转移;
2015年8月11日,行CT引导下肺穿刺取病理活检示腺癌;2015年8月27日,开始吉非替尼靶向治疗,同时给予唑来膦酸保骨治疗;2015年10月、12月及2016年2月,多次全面复查影像评效结果为疾病稳定(SD);2016年3月,头颅MRI检查发现脑右侧额叶转移灶,其余病灶未见进展,继续吉非替尼治疗;2016年4月,开始联用NKT细胞免疫治疗,方案为一年8个疗程,1疗程/月,每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(简称4+4方案),至今已完成18个疗程(截止2017年10月)。
影像学资料对比
标签:
相关新闻